2017年花溪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
花溪區統計局
2018年4月28日
2017年,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下,全區上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,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,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全面加快全域文化旅游創新區建設,全區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。
一、綜合
初步核算,2017年全區生產總值602.28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3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增加值20.1億元,比上年增長6.3%;第二產業增加值357.24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0%;第三產業增加值224.94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6%。三次產業結構占比為3.34:59.31:37.35,第一產業、第二產業比重都下降0.14個百分點,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.28個百分點。人均生產總值達91313元,比上年增長10.1%。
表1 2017年花溪區生產總值
指 標 |
絕對數(萬元) |
比上年增長(%) |
生產總值 |
6022762 |
12.3 |
第一產業 |
201024 |
6.3 |
第二產業 |
3572371 |
11.0 |
#工業 |
2877262 |
9.9 |
建筑業 |
695109 |
16.0 |
第三產業 |
2249367 |
14.6 |
#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 |
274844 |
10.1 |
批發和零售業 |
222645 |
-1.0 |
住宿和餐飲業 |
145622 |
6.7 |
金融業 |
438705 |
10.5 |
房地產 |
213399 |
16.4 |
營利性服務業 |
301699 |
59.3 |
非營利性服務業 |
640088 |
12.1 |
2017年,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61.64億元 ,比上年增長20.1%,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3.4%。
二、農業
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335公頃,比上年下降2.6%;油菜籽種植面積2088公頃,比上年下降8.6%;蔬菜種植面積16239公頃,比上年下降9.2%。
全年糧食總產量45065噸,比上年增長1.0%;油菜籽產量3531噸,比上年下降9.5%;蔬菜產量400927噸,比上年下降8.0%。
年末生豬存欄68390頭,比上年下降11.5%;家禽存欄1460921只,比上年增長38.6%。全年生豬出欄102100頭,比上年增長2.1%;肉類總產量13373噸,比上年增長1.5%;禽蛋產量6002噸,比上年增長13.2%;家禽出欄1206401只,比上年增長4.3%。
表2 2017年主要畜產品和水產品產量
指 標 |
單 位 |
絕對數 |
比上年增長(%) |
肉類總產量 |
噸 |
13373 |
1.5 |
禽蛋產量 |
噸 |
6002 |
13.2 |
豬出欄數 |
頭 |
102100 |
2.1 |
家禽出欄數 |
只 |
1206401 |
4.3 |
水產品產量 |
噸 |
56 |
3.7 |
表3 2017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
指 標 |
絕對數(噸) |
比上年增長(%) |
糧 食 |
45065 |
1.0 |
﹟夏 糧 |
2952 |
-13.2 |
秋 糧 |
42113 |
2.2 |
蔬 菜 |
400927 |
-8.0 |
油 料 |
3650 |
-10.8 |
﹟油菜籽 |
3531 |
-9.5 |
水 果 |
4364 |
8.9 |
茶 葉 |
823 |
-0.4 |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(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口徑)增加值260.39億元,比上年增長9.9%。其中,煙草制造業增加值145.97億元,比上年增長0.3%;汽車制造業增加值17.29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9%;醫藥制造業增加值15.40億元,比上年增長124.2%;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10.41億元,比上年增長6.0%。
表4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(2000萬元及以上口徑)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
指 標 |
單 位 |
絕對數 |
比上年增長(%) |
飼料 |
噸 |
140015 |
4.62 |
飲料 |
噸 |
236631 |
12.91 |
卷煙 |
萬支 |
4694674 |
-6.72 |
多色印刷品 |
對開色令 |
273918 |
-4.16 |
農用氮、磷、鉀化學肥料(折純) |
噸 |
106127 |
-4.60 |
水泥 |
噸 |
1396203 |
42.53 |
商品混凝土 |
立方米 |
3270063 |
7.72 |
鋼材 |
噸 |
406148 |
-16.35 |
電力電纜 |
千米 |
109035 |
-0.61 |
彩色電視機 |
臺 |
1183572 |
-0.84 |
表5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(2000萬元及以上口徑)分行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
指標名稱 |
單位 |
絕對數 |
比上年增長(%) |
酒、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|
萬元 |
50406.8 |
46.4 |
煙草制品業 |
萬元 |
1459698.5 |
0.3 |
醫藥制造業 |
萬元 |
154018.5 |
124.2 |
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|
萬元 |
62277.2 |
-2.4 |
金屬制品業 |
萬元 |
43983.1 |
-17.4 |
通用設備制造業 |
萬元 |
91458.8 |
19.4 |
汽車制造業 |
萬元 |
172923.8 |
13.9 |
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|
萬元 |
99087.5 |
2.3 |
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|
萬元 |
77621.7 |
24.6 |
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|
萬元 |
104106.9 |
6.0 |
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69.51億元,比上年增長16.0%。年末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28戶,完成建筑施工面積137.89萬平方米,房屋建筑竣工面積30.71萬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全年固定資產投資(500萬元及以上口徑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)535.62億元,比上年增長22.5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投資3.58億元,比上年增長5.4%;第二產業投資86.66億元,比上年下降17.9%;第三產業投資445.38億元,比上年增長35.7%。
年末,全區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88戶,實施房地產開發項目64個,完成投資164.35億元,比上年增長35.1%。全年全區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93.34萬平方米,比上年增長23.7%。
表6 2017年固定資產分產業投資(500萬元口徑)及其增長速度
指 標 |
單 位 |
絕對數 |
比上年增長(%) |
5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 |
億元 |
535.62 |
22.5 |
#第一產業投資 |
億元 |
3.58 |
5.4 |
第二產業投資 |
億元 |
86.66 |
-17.9 |
第三產業投資 |
億元 |
445.38 |
35.7 |
五、市場消費
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.88億元,同比增長11.5%。其中:批發業銷售額79.42億元,同比下降9.3%;零售業銷售額192.50億元,同比增長4.7%;住宿業營業額1.86億元,同比增長8.0%;餐飲業營業額0.56億元,同比增長2.2%。分商品類別看,全區限額以上汽車類零售額171.92億元,同比增長3.0%,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89.4%。
六、對外經濟
全年招商引資簽約省級調度重點項目21個,市級調度重點項目24個;招商簽約項目149個。成功引進重大項目13個,全區引進省外實際到位資金281.88億元;實際直接利用外資25268萬美元,比上年增長20.3%;外貿進出口總額6585萬美元,比上年增長6.6%。
交通、郵電和旅游
年末客運車輛532輛,比上年下降6.2%;客位量8811位,比上年增長17.4%;載貨汽車21530輛,比上年下降19.6%;載貨噸位12.60萬噸,比上年下降11.7%。
全年投放客運車輛532輛,建成農村招呼站37個,推進貴陽市旅游公路環線、“組組通”公路建設,完成X1W1花溪區青巖歪腳至黔陶公路、黔陶至高坡石門公路改造工程,實現花溪至燕樓、花溪至久安、花溪至盧荻、花溪至平寨和花溪至馬鈴共5條農村班線公交化改造。對花溪至天河潭、花溪至大學城、花溪至燕樓公交車進行升級改造,共投放34輛純電動公交車。
全區固定電話用戶9.31萬戶,比上年增長14.8%;移動電話用戶105.68萬戶,比上年增長11.2%;寬帶(光纖)用戶28.75萬戶,比上年增長20.2%。年末全區郵政業務收入953.11萬元,比上年增長60.8%;移動業務收入85918萬元,比上年增長23.0%;聯通業務收入7743.69萬元,比上年增長7.4%。
在全市率先成立旅游法庭、旅游警察、旅游市場監管及花溪全域旅游綜合執法指揮調度中心(簡稱“區旅管委”)。青巖古鎮景區成為貴陽市第一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,花溪翰林苑酒樓榮獲貴州省五星級鄉村旅游經營戶稱號,花溪愛書山房文化客棧、隨園客棧、壽福寺客棧榮獲貴州省精品級鄉村旅游客棧。全年旅游總人數2928.63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34.2%。實現旅游總收入268.10億元,比上年增長35.6%。
八、財政與金融
2017年,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92.09億元,比上年增長29.6%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.88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7%;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7.70億元,比上年增長29.5%。
年末花溪片區(不含經開區)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24.47億元,比上年增長3.6%;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75.71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1%。
九、教育和科學技術
全力推進教育扶貧,著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,全面做好新高考改革銜接,繼續優化教師隊伍,全面啟動實施“互聯網+教育”工程,大力實施“西部教學改革支持活動”。全區新建幼兒園7所、改建幼兒園1所,實施全面改薄義務教育學校15所。小學和初中輟學率分別為0.36%、0.84%,殘疾兒童入學率為87.89%,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3.27%,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.39%,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就讀公辦學校的比例達到70.25%以上。
全區共有各類學校265所,城區163所,鎮區38所,鄉村64所。其中,幼兒園133所,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20所(小學77所,初級中學43所),高中教育階段學校10所(完全中學4所,高級中學3所,十二年一貫制學校3所),特殊教育學校1所,工讀學校1所。全區共有各類畢業生28419人,學前教育畢業生10114人,小學畢業生7120人,初中畢業生6871人,高中畢業生3980人,工讀學校畢業生331人。全區招生32973人,學前招生11809人,小學招生10114人,初中招生6446人,高中招生4325人,特殊教育招生19人,工讀學校招生260人。全區共有在校生108520人,學前教育在校生24712人,小學在校生51504人,初中在校生19505人,高中在校生12451人,特殊教育在校生88人,工讀學校在校生260人。
全年有效發明專利1256件,申請專利4510件,專利授權1592件。新增2家知識產權試點企業,高新技術企業4家,獲市級貫標企業2家,區級專利質押融資試點企業1家,區級專利保險企業1家,中國專利優秀獎2家。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,企業技術中心5個,新增科技型企業備案數22個。全年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98.92%。
十、文化、衛生和體育
全年開展演出活動163場,其中組織開展送文化下鄉(村)、下基層活動30場,社區文化活動42場、廣場演出活動80場、其他文化活動11場。組織開展“我們的節日“主題活動33場,完成”我們的節日——花溪區2017年春節民族民間歌舞大聯歡“活動1場,利用文化服務流動大篷車深入鄉(鎮)社區開展輔導、培訓工作33次,積極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12次。年末區圖書館接待讀者6.7萬余人次,圖書借閱量達8.15萬余冊,新辦借書證396個,新建鄉鎮廣播影視綜合服務站2個,放映公益電影2099場。
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9所。其中三級醫院2所、二級醫院3所、一級醫院13所、個體醫療診所102所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86所、公共衛生機構3所。醫療機構床位總數0.35萬張。衛生技術人員4968人。其中執業醫師1767人(含注冊全科醫師94人)、注冊護士2771人、醫技人員430人。每千人口擁有床位5.68張、衛生技術人員8.31名、執業醫師2.95名、注冊護士4.63名,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1.57名。
全年成功舉辦“冬泳表演”、“慶三·八婦女節”趣味運動會、“東盟——中國十周年”健步走活動、區職工足球賽、“喜迎十九大”花溪區自行車挑戰賽等活動,參加貴陽市“百村農民”暨花溪區“小康杯”籃球賽,建成“花溪區市民健身中心”和3個“村級全民健身工程”。
人口與就業
全區年末常住人口66.71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1.50萬人。
城鎮新增就業20839人。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911,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458人。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.1%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新增貸款金額1462萬元,新增扶持人數133人。新創建充分就業社區3個,累計創建37個,建率為86.0%。
十二、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
全年全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59元,比上年增長9.3%;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717元,比上年增長8.3%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2元,比上年增長9.8%;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172元,比上年增長8.3%。
全區城鄉低保對象41942戶72876人,其中,城市低保對象19606戶31852人,農村低保對象22336戶41024人。城市低保標準由583元/月提高到641元/月,農村低保標準由3336元/年·人提高到3840元/年·人;全年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、元旦、春節 “送溫暖”慰問活動等資金共計3441.15萬元。特困救助供養對象1300戶次1333人,全年共發放資金112.98萬元。對744人次發放醫療救助資金共計385.00萬元。為703戶次城鄉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或急難救助資金共312.52萬元。足額發放孤兒及艾滋病兒童補助資金22人,共計26.32萬元。
年末全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28801人,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1680人,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6555人,工傷保險參保人數71681人,生育保險參保人數75786人,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2695人,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9998人。
十三、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
統籌推進百山治理,對花溪區61個山體進行治理,目前共治理24個地塊,共205.67畝;規劃統領千園建設,新建成公65個,其中城市公園37個、社區公園7個、森林公園13個、山體公園8個;提升森林覆蓋率,全區林地保有量59.32萬畝,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5000畝,特色經濟林5萬畝,林業有害生物測報準確率達90%以上,無公害防治率達90%以上,種苗產地檢疫率100%,森林覆蓋率為48.4%。高坡鄉成功創建“省級生態鄉鎮”,石門村、平寨村、云頂村、水塘村、杉坪村、高寨村和甲定村獲省級生態村。
全區林業生態建設保護和發展綜合指數90.67,大氣環境質量及管理指數1.72,水環境質量及管理指數2.00,土壤環境質量及管理指數1.96,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3.8%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%。
全年平均氣溫15.9℃,極端最高氣溫33.0℃,極端最低氣溫零下0.9℃。全年平均相對濕度81%,年降水量1111.7毫米,日照時數1312.4小時。
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6起,比上年下降16.1%;死亡21人。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.035。
注釋:
1、公報中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,統計指標相對數按同口徑計算。
2、公報所列數據按行政區統計,如無特殊說明統計口徑均包括經開區、貴安新區直管區黨武鎮和湖潮鄉。
3、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著與部門統計數據不完全一致的情況。
4、生產總值、各產業增加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。
5、部門統計資料來源于相關行業主管部門,經開區有關統計資料來源于經開區產業發展局。